風評:東元與台塑─從2場股東會談台灣企業傳承

 

月下旬是國內上市公司舉辦股東會的高峰期,出現一場堪稱史上最「特殊」的股東會──東元的父子捉對大廝殺搶經營權,還有一場行禮如儀、一如慣例無聊的台塑集團台化股東會,原董事長王文淵交卸職務。這2場股東會同樣可凸顯台灣企業的交班、傳承問題,只是顯示的正好是「一正一負」。

東元電機是台灣最老牌的重電、馬達、家電生產企業,近年的股東會董監事改選,基本上都是由東元會長黃茂雄主控下順利完成,正常情況下,今年也該是如往常一樣「平安順利」。

為期3個多月的父子大戰

但出乎所有人──包括黃茂雄──意料之外,原來在公司內任職、也有常董身分的黃茂雄長子黃育仁在3月時突然辭職,結合原有創辦家族向原來的公司派──就是他的父親,以改革之名發動逼宮,挑戰經營權。就此展開3個多月的父子大戰,雙方你來我往、找盟友、對外放話、甚至還要「收購」對方手上的公司,黃育仁那句「媽媽口中的壞女人」,更是成為業界的話題。

兒子終究還是無法挑戰父親深厚的關係與資源,選舉結果黃茂雄與寶佳、華新結盟的公司派取得8席,超過3分之2,繼續控有經營權,黃育仁方面拿下3席,雖然離經營權尚遠,至少「有一席之地」了。

不過,東元父子大戰,一定程度上凸顯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的問題與「焦慮感」:老一輩仍「精神奕奕」待在位置上、繼續掌權、緊抓不放,早已年過「不惑之年」甚至已經到達「知天命」年紀的子女,還被看成小孩子,難有獨當一面機會,只能繼續活在長輩的陰影下。

12%家族企業掌門人已年過7旬

這正是台灣家族企業的最大問題。去年國內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曾公布一份《2020 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》的調查報告,其中數據相當有趣、更值得深思。依照其報告顯示,台灣家族企業掌門人年齡已經有偏高趨勢,有12%的家族企業掌門人已年過7旬、33%在60歲到69歲區間,24%在50歲到59歲區間。

所以,東元案中,外界看到的是已經高齡83歲、早已當過16年東元董事長、14年東元會長,前後掌權30年之久的老父,仍勇力地站在權力高峰「永不放棄」;學經歷都有、也已到了54歲知天命的兒子,卻還是巴望不到接班日,高舉改革大旗反叛老父,也以失敗收場,代際間的矛盾、爭執盡在其中矣。

另外一份有意思的調查可謂道盡其中「奧妙」與矛盾:家族企業傳承與接班過程中的挑戰,創業的這一代有3成多是對接班人的能力、意願、創業精神等有懷疑,認為是最大挑戰;而接班這代子女則有近一半認為主要挑戰是:一人決策(父權式)的管理模式,白話文講就是,老爸不放權、管太多。東元父子大戰為這個調查結果,提供了一份完美的案例。

 

而台塑雖然第一代創業家也未在生前放權,但第二代的表現已有改變:上周股東會王文淵交卸台化董事長,等於台塑四寶的董事長、總經理職務全部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,王家全面退出。

當然,這不代表王家自此不再亦不能過問企業事務,而是透過股權、董事會掌控與影響公司,其作法與先進國家早期著名的家族企業類似,大部分公司最後都會先走到專業經理人負責經營,再來是專業董事會治理公司的這步。

台灣企業老闆「老」冠華人世界

台塑王家到底「會走多遠」仍有待觀察,但至少做到讓王家從直接經營的董總職位上退下,即使只是走到這麼一小步,才卸下董事長職務的王文淵,也已74歲了。

個別來看,雖然企業領導人年紀大,未必會是問題,但整體來看,卻絕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。2年前英國《經濟學人》就有報導指出,台灣企業老闆平均年齡為62歲,居華人世界之冠,遠高於中國大陸的47歲;整體來看,上市企業7成為家族企業,而家族企業中又有75%左右仍由創辦人掌管,這個數據應該是相當「驚聳」吧?

幾年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來台演講時,曾對著台下滿滿坐著「七老八十」的台灣企業家說,創新是年輕人的事,這麼大年紀的企業家在談創新,讓他「備感焦慮」、「這是違背規律的」。說這話後冉冉6、7年過去了,除了台積電張忠謀退休外,台灣企業家結構沒太多改變,高齡依舊、抓權依然,今日反見83歲老父為保經營權棒打兒子,是讓人稱奇了。

政府當然不能有一個政策、甚至訂一個法令,要年紀大的企業領導人早日退位,這只能靠「自覺」吧;年紀大還繼續工作,也算是美德一件,但戀棧權位、不肯交班傳承,則未必值得稱道,畢竟,大部份企業家都不是張忠謀;企業老闆老化日益嚴重,只會讓台灣企業傳承的警鈴繼續鳴叫不停。

 

文章來源:風傳媒